为进一步推动艺术学学科发展,10月25日至26日,第六届“长安·艺术学博士论坛”在我校成功举办。
本届论坛由西安音乐学院人文学院与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联合主办,由西安音乐学院科研处、美育中心、舞蹈学院、研究生部、西北民族音乐研究中心、《交响》编辑部,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乐舞研究》编辑部,西安音乐学院信息化处等单位协办,并得到2025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音乐地理研究的基础理论与学科构建》(25ZD10)、音乐学国家级一流专业、艺术学理论省级一流专业的学术支持。
本届论坛聚焦国家文化战略导向与学科前沿动态,致力于凝聚前沿思想、展示创新成果、促进学科交叉与协同创新,助力青年学者的学术成长与职业发展。

开幕式由西安音乐学院人文学院院长宁颖教授主持。西安音乐学院院长王刚、特聘教授乔建中、教授罗艺峰、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张雅萍、舞蹈学院院长马昱,西藏民族艺术研究所、西藏大学特聘教授格桑曲杰,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张振涛,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刘红,武汉音乐学院教授李幼平,中央音乐学院编审陈荃有,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党总支书记、教授吴晓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杰,燕山大学教授徐熳,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教授伍维曦,以及来自40余所高校与科研机构的青年博士代表参加开幕式。
王刚在开幕式上致辞。他回顾了西安音乐学院扎根西北76年的办学传统,指出学院近些年来坚持道艺并重、人文引领,着力推进艺术与人文的融合创新,构建高水平大学协同发展格局,致力于培养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学校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艺术实践、社会美育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尤其在艺术基础理论研究和青年学术人才集聚方面表现突出。2025年成功获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实现了学术科研的重要突破。他强调,本届论坛是学校推进博士点建设与学科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希望与会学者深入交流、激发思想,共同推动艺术学理论创新与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开幕式后,乔建中、罗艺峰、李幼平、王杰、伍维曦五位来自不同专业方向的学者作主旨发言。在接下来的一天中,60余位青年博士们分别在“中国音乐史研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研究”“传统音乐研究”“舞蹈理论与编创”“区域音乐与中国音乐地理学研究”“音乐分析与音乐美学”“科技赋能与非遗保护”七个分论坛中展开研讨。相关议题涵盖地域广泛、历史纵深显著、文化内涵丰富,充分展现艺术学研究的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专家的评议细致中肯,精彩纷呈。
其间,为推进我校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特邀校内外与会专家参与“艺术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圆桌论坛,大家各抒己见、碰撞智慧,从政策、理论、平台、方法、路径等方面深入探讨艺术学当下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此外,陈荃有、张振涛、王杰、吴晓萍、王岩、格桑曲杰六位专家的专题学术讲座,不仅丰富了音乐学、舞蹈学专业的教学内容,更拓展了师生的研究视野。
论坛虽短,但成果丰硕,意义深远。青年博士们展现了优秀的学术素养与批判精神,闪烁着中国音乐研究的未来之光;专家学者们的深邃点评与无私分享,则为论坛注入了厚重的学术底蕴。本届论坛为深化学术研究、缔结学术友谊、助力青年博士职业发展搭建了桥梁。

(撰文:陈伟岸,摄影:徐龙,审核:张雅萍、宁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