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下午,人文学院艺术学理论教研部组织举办的《审美之维——探索艺术感知的哲学维度》艺术哲学课堂成果展示学术交流活动如期举行,活动由人文学院2022级艺术史论专业的四名本科生担任主讲,吸引了全校各专业艺术哲学爱好者参与,共同探讨艺术感知的哲学维度。
岳梦彤同学带领听众深入文学的物性存在视角,剖析了语言的神秘力量和意象的创造之美,以及情感共鸣与启迪的深远意义;王安迪同学通过精选案例,展示了游戏音乐如何在虚拟世界中塑造独特的时空感知,增强沉浸感与传递情感;廖贝瑜同学对余华的《活着》小说和张艺谋导演的电影版本进行比较,分析了文学与电影在感知力上的差异,并给出了清晰的阐释;温新悦同学通过《泰坦尼克号》等三个经典电影案例,探讨了电影音乐的独特感知特性,带领大家深刻体验了电影音乐与画面结合时创造的复合审美效果。

每个分享都引发了现场观众的热烈讨论,参与者们在艺术与哲学的交融中获得了深刻的启发。

此次活动不仅为艺术史论专业的同学提供了用哲学诠释艺术的机会,也为全校艺术哲学的爱好者搭建了学术交流的平台。

撰文:温新悦
摄影:丁妍文、龙湘、陈沁宁
责编:肖云森
审核:张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