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科研  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

人文学院师生近期取得多项成果荣誉


时间:2025-09-19   来源:人文学院  点击:10

近期,人文学院师生依托扎实的专业素养与创新探索精神在科研立项、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等方面斩获多项成果荣誉。

科研项目再添新绩

青年教师罗枫申报的《清代文学辨体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成功获批2025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

问楚寒《技术变迁下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创新发展保障机制研究》获批西安市2025年软科学研究项目。

创新创业教育成果亮眼

青年教师张雨昕指导跨院系学生团队(人文学院本科生李诗阳、李帅言、阳晨、丁宗宸、温新悦、南丁,作曲系研究生张晨宇,音教学院研究生常根源),携《乐界穿梭・非遗数轨》项目参赛,获第六届“我们正青春”全国大学生数字音乐“双创”大赛全国二等奖。

人文学院本科生团队以《乐界穿梭·非遗数轨:陕北民歌AI赋能计划》《<秦风π数据库>——基于陕西省音乐类非遗数字化保护与活态传承创新平台》荣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省级复赛获奖项目高教主赛道铜奖2项。

2025年陕西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获批12项,项目探索科技与人文、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创新,涵盖智慧文旅、非遗数字化、音乐疗愈、红色文化传播等方向。

实践教学创新见成效

公共基础课教研部教师刘远将艺术创作与思政教育深度结合,创作“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音乐文化贡献青春力量手绘元素”作品成功入选教育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项目。该作品以生动的视觉元素展现中华优秀音乐文化的历史底蕴与时代价值,为高校“大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优质素材,更是学院践行“以美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

公共基础课教研部教师魏思妮、邱阳指导国际生团队作品《唐韵春吟微课堂》,以“诗乐交融·文化共鸣”为核心,借助AI辅助教学工具,聚焦唐诗的创新解读与国际化表达,在2025年(第18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国际生“汉学”赛道中荣获全国三等奖。此前,作品《风帆智车》(指导教师:邱阳)、《<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诗词赏析》(指导教师:邱阳、柳琳)、《走马灯 中国古代热力设计》(指导教师:邱阳、魏海粟)均在2025年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西北地区赛中荣获三等奖。

此次系列成果的取得,是人文学院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专业特色,扎实推进教学科研、双创教育等工作的阶段性成果,为学院后续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人文学院将继续立足学科优势,深化跨学科融合,推动科研、教学、实践协同提质,努力培养更多兼具人文素养、创新能力与文化担当的优秀人才。


撰文:张琳琳

摄影:邱  阳、李帅言

责编:肖云森

审核:张雅萍、宁  颖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