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科研  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

我校人文学院研究生高戈莹受邀参加“第四届全国大学生人类学训练营”


时间:2024-07-04   来源:人文学院  点击:10


2024629日至74日,由浙江财经大学社科联、浙江财经大学法学院、浙江大学人类学研究所主办,浙江省地方立法与政治战略研究院、浙江财经大学社会工作系承办的“第四届全国大学生人类学训练营”成功举行。我校人文学院宁颖副教授指导的2022级研究生高戈莹,成功通过两轮严格遴选,在1000余名大学生中脱颖而出,受邀前往杭州参加训练营,与来自全国高校人文社科领域不同专业的200余名学生共同学习、交流。作为我校唯一入选的学生,同中国音乐学院和南京艺术学院的3位音乐学专业学生,向人类学界分享了来自音乐人类学的研究以及音乐学视角的人类学问题思考。

训练营邀请了德国马克思-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所长项飙,香港大学David Palmer(宗树人)教授,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社会学系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梁永佳教授,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陈晋副教授,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人类学系系主任段颖教授、张文义教授,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学系袁长庚副教授,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系张庆宁副教授,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新百人计划研究员邱昱,东南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钱霖亮副教授,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人类学与民族学系系主任龚浩群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系张慧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人类学研究所所长黄剑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院鲍江教授等15位国内外人类学家共同线下授课。训练营研修主题广泛,涵盖了多个人类学领域的经典议题和热门话题。不仅从中国学界与国际学界关系的角度,聚焦讨论了当下建立“华夏中心主义的人类学”的必要性;也共同再思了“马林诺夫斯基革命”,重新审视了早期人类学研究对当下研究的意义。此外,通过对数十部民族志电影的观看、分析,受到了来自不同族群、不同区域、不同生活方式的启迪。

音乐学专业学生入选训练营引起了人类学专业师生的兴趣,高戈莹同学以“侗族大歌与生态环境”“西安南门乐队与声音景观”“丧葬仪式音乐与乡土社会”“文化本位模式研究和记谱方式”为例,与训练营的师生们分享了音乐学者如何关注人类学话题,以及音乐人类学研究的视角与方法。她认为:“在训练营中,大家的知识、视角形成互补。通过对人类学理论的学习,可以为音乐学的研究提供如何理解‘人’的议题,帮助我们更为充分地体悟音乐如何在不同文化中塑造情感、产生互动。同时,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社会结构、身份认同和历史变迁;作为人类情感和感知的表达方式,是了解个体和群体情感经验的窗口,因此音乐学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人类学家深入理解不同群体的日常行为、情感体验、社会互动,以及与其所属社会文化、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密切关联性,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人类学训练营是人类学领域为学术界、教育界提供的一个“跨学科”“跨界”交流的成功案例,真正做到了互通有无、互相学习、启迪思想、精进学术。为艺术学领域与人文社科领域的专业人才培养搭建了桥梁,为大学生提供了完善知识架构、辅助自身专业成长、跨学科交流、提升人文素养的平台。此种研学方式也为人文学院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以及跨学科合作模式探索打开了思路。

 “开营”仪式现场

训练营中的交流学习

我校2022级研究生高戈莹的互动分享时刻



作者:肖云森

责编:肖云森

审核:张雅萍、高贺杰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