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科研  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

西安音乐学院人文学院与上海音乐学院萧梅教授团队师生交流会圆满举办


时间:2024-06-21   来源:人文学院  点击:10


为推进一流学科建设、拓展学术视野、促进专业院校之间的交流,2024621日下午“人文学院与上海音乐学院萧梅教授师生交流会”如期举行。萧梅教授团队成员上海音乐学院邢媛博士、彭小峰博士、中国音乐学院张毅博士,人文学院张榕、李秋雨、余曼如、张恩瑄、邓洋等五名硕士研究生,围绕民族音乐学、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艺术人类学等相关专业议题展开汇报、交流。萧梅教授和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我校特聘教授乔建中先生作为与谈人、特邀嘉宾参与讨论。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张雅萍、院长高贺杰、副院长宁颖,附中副校长杨婷婷、音教学院理论教研室主任魏育鲲以及我校师生60余人共同参与学习、研讨。   

成果汇报与观点分享

上海音乐学院东方乐器博物馆助理研究员邢媛博士汇报的题目是《回归乐器的本体研究:文物、“档案”和乐器》。她围绕乐器藏品及策展过程中的“二度田野”考察,结合物质文化研究中的本体论转向(ontological turn),讨论了人类学视域下回到乐器本身的发现。她谈到乐器不仅是特定形态的物质实体,更是重要的“信息载体”并以琵琶为例,从器物细节中考察制作特点,探究逝去的制作技艺、演奏技法,推断使用者的演奏习惯,回溯乐器的生命历程开展作为“档案”的乐器学研究。

人文学院2022级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张榕分享了关于秦筝的研究,题为《一地一弦,洋洋盈耳——从区域地理文化视阈谈秦派筝曲的创作》,围绕“秦派筝曲”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如何“重获新生”及其背后原因展开。通过对当下“秦派筝曲”代表人物的脉络梳理,介绍了秦筝得以发展的两个先决条件。并将“秦筝归秦”的过程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借助不同时期演奏家的演奏音频,对三个阶段的作品编创、技法的创新以及音乐素材的使用情况等进行了分析归纳。进而将“秦派筝曲”放置于区域地理文化背景下,展开创作素材类型及其特点的相关讨论。

人文学院2021级西安鼓乐专业硕士研究生李秋雨的发言题目是《西安鼓乐民间与院校传承现状之研究》。指出当下西安鼓乐面临的发展困境,与西安的“城市化”进程密切关联。在田野考察的基础上,对西安鼓乐在民间乐社和传入高校后的传承模式进行了细致地比较分析。并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对西安鼓乐的在当代传承与发展问题提出了建议。

中国音乐学院 2022 级民族音乐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张毅以《从“半山羊戏”看民营白字戏剧团剧目革新的困境与对策》为题展开汇报。首先对海陆丰地区民营白字戏剧团中“半山羊戏”的概念及成因进行释义与分析,进而将重点聚焦于“半山羊”戏音乐内容的创作过程,强调了“半山羊”戏编演过程中地程式性与即兴性特征。强调通过此案例,可以窥探到中国传统戏曲(音乐)编演是一种以“表演者为中心”的演释传统,而这一演释传统在当下应受到正视并得以传承。

人文学院2022级民族音乐学专业方向硕士研究生余曼如的汇报题目为《鄂尔多斯杭锦旗“古如歌”的调查与研究》。她对蒙古族音乐类型“古如歌”进行释意,通过对不同版本《天马驹》的比较,发现因口头传唱特点不同而导致的演唱者在歌唱记忆和歌唱传统方面呈现的异同。因此认为对于此种口头艺术类型的研究,可尝试从其表演理论和实践入手,进而窥探其中所保留的蒙古族的文化模式和文化价值。

人文学院2021级艺术人类学专业方向硕士研究生张恩瑄的汇报题目为《“听声音·写文化”:斯蒂芬·菲尔德音乐影像志<热带雨林之声>研究》。对斯蒂芬·菲尔德(Steven Feld)的学术经历以及“声音生态作为文化系统、感性经验作为知识生产方式”和影音媒介作为民族志表述方式观点进行了细致地梳理。通过对以卡鲁里人听觉经验为内容的影像志个案《热带雨林之声》的分析,探讨了斯蒂芬·菲尔德突破视觉中心、客位视角、叙事主导,而转向感性研究、诗意表达、主体融合表述的音乐影像志表述方式,认为这部影片不仅对基于纪实型影像进行如何写“志”的发展现状具有启示意义,也为音乐影像志等新领域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上海音乐学院2023级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彭小峰的发言《从考察报告到体系建设一乐种学研究 (1950-1990)》,以杨荫浏、袁静芳两位学者的乐种研究成果为主干展开论述,对我国学界在乐种考察、乐种体系建设的历史诉求、核心理念、相关做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梳理,进而对袁静芳在乐种考察基础上建立乐种研究体系的方法、过程予以详实论证分析。对于理解我国传统音乐理论初创时期的学术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人文学院2021级民族音乐学硕士研究生邓洋汇报的题目为《“耍”秦腔——西安秦腔“自乐班”表演中的互动行为分析》,对当下自乐班的发展、人群以及流行至今的原因进行梳理,从表演交互理论的角度,对自乐班中演唱者、文场面、武场面之间“耍”的表演互动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从“作乐”的角度,对其表演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人际交往方式进行论证,阐释了从音乐中“包”的行为到人际关系的“和”的一致性和同步特征。

专家评议与交流讨论

乔建中教授对本次学术交流活动的意义予以充分肯定,高度赞扬了萧梅教授团队严谨、扎实的学术态度,为西安音乐学院的师生展示了当下学科的发展趋势。他从传统音乐研究和民族音乐学学科发展的角度,强调了对学科历史学习与反思的重要性,以及当代田野考察和民族志写作过程中学者应对自身身份、情感给与重视。并结合部分同学们的发言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他认为张毅的研究为一直以来为学界所关注的“即兴演奏”与“即兴表演”研究,提供了非常好的案例支持他强调“即兴”中国传统音乐的精髓所在,即使是一首简单的民歌曲调民间艺人即兴表演中,也会带给观众不同的视听感受情感体验。但当下“即兴表演逐渐被人们遗忘甚至退出表演舞台那么如何才能去恢复这种即兴”表演?他希望通过张毅的汇报,可以引发同学们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谈及邢媛的选题,乔建中教授认为看似是一个有关琵琶的乐器学分析实际却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乐器改革以及其间呈现出的诸多问题指出邢媛汇报中所提到用钢丝弦代替传统琵琶的丝弦以及对乐器音色、韵味影响的问题,早在20世纪90年代香港学者来大陆参加学活动时被首先注意到的,当时发现传统丝弦古琴演奏的悠长味道是改革之后的钢丝弦无法呈现的由此促发了学界对于乐器改革历程及相关问题的反思。他强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乐器改革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而究竟要改到什么程度需要遵循什么样的指导思想与规则些都是大家值得思考的问题。

萧梅教授建议在研究中不要将论文视为其终点,而是在当下发现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思考与延展以部分同学的研究为例,分享了自己对相关研究的想法和观点。她表示,邢媛研究中所强调的是以物”,即用物质文化的方法来对乐器的材料和形制去做研究是当文化研究一个比较核心的问题而研究的前提是本身是有生命的,的生命记载了它所处的时代信息,的材料本身就是它对自身的阐述在研究中应该将乐器本身作为文献让它不断地去呈现出自己此外,通过发现、聆听不同时代、不同材料的琵琶的声音和感觉,她进一步强调了“感觉应成为当下音乐学者关注的重要问题她建议大家应该去发现、感知、接受这些感觉并觉察、思考它的变化。

对于陕西本土传统音乐的研究,萧梅教授在鼓励之余,也给出了可行性的建议。她认为张榕对不同时代“秦筝”作品予以梳理的同时,还可以将目光投至于分析不同时代作品中所呈现出的审美地势如什么年代关注陕北民歌、什么年代关注秦腔等,通过发现不同时代其势能所在地,进而探索其背后原因,如此的研究将更为立体关于李秋雨的西安鼓乐传承研究,萧梅教授认为除了对其在民间乐社和高校的传承现状进行描述之外,应将重点聚焦于乐人本身,如从表演的角度来观察乐人演奏的指法是如何形成的,乐人是如何通过身体进行音乐表达透过这些视角,或可发现传承过程中的核心问题。

师生们就上述汇报和两位老师的评议展开了热烈的提问和讨论,真正达到了互通有无、互相学习的交流目的。宁颖副教授在总结中强调,萧梅教授团队的到来为西安音乐学院的师生打开了一片新的视域,也为了解双方各自的教研现状、优势特色提供了平台。同时,尽管本次活动以民族音乐学这一学科为核心范畴,但所有的汇报都以中国传统音乐为研究对象,这也为与之拥有共同研究对象的中国音乐史、中国音乐美学等学科的师生提供了一次跨专业学习、讨论的机会。期待人文学院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策划组织更多与兄弟院校、优秀教研团队师生交流的机会,以交流促合作,以交流促发展,进一步推进音乐学和艺术学专业的“双一流”建设。


作者:邓  洋

责编:肖云森

审核:张雅萍、高贺杰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