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科研  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

【讲座综述】杨琛教授《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乐器的数字化采集、保护与推广研究》


时间:2022-10-28   来源:人文学院  点击:10

20221028下午14:30,西安音乐学院人文学院举办的“秋冬学术月·系列讲座与工作坊活动”在线上正式拉开帷幕。特邀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声学博士、南京艺术学院乐器学出站博士后、云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硕士生导师杨琛教授担纲开场专家,讲座题目为《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乐器的数字化采集、保护与推广研究》。由西安音乐学院人文学院院长叶明春致辞,副院长宁颖主持,吸引了来自各大高校的百余名师生在线参与互动。

近年来,杨琛教授完成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云南省哲社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等,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2项。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管乐器制作技艺数字化传承研究》。杨教授表示,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乐器资源丰富,有着宝贵的原生性特征,目前还存在着广泛的研究空间,相关的传承具有紧迫性。讲座从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乐器的实物与数字化采集工作、数字化保护、数字化推广以及政府、高校主导的西南各省少数民族乐器博物馆建设等四个方面展开讲述。

一、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乐器的实物与数字化采集工作

杨琛表示自己在博士及博士后长达五年的学习时间里进行了大量的声学测量田野工作,这些前期工作2019年申报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次讲座正是这个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他带领学术团队20201月至20228月共走访了132个田野点,期间大致收录了300多件乐器。截止目前,田野行径已然覆盖了中国西南部的云南、广西、四川、贵州、重庆、湖南、湖北、海南等省的各少数民族分布的区域,而此过程中面对乐器进行采集工作时,杨教授同时也发现了许多实际存在的问题并参与多项相关工作

  二、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乐器的数字化保护

杨琛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了对上述问题的探讨:第一,对于非遗传承人的挖掘、培养问题。他认为我们应当进一步对老一辈传承人进行挖掘,并且对于目前已经定级的传承人给予积极鼓励同时正确引导、支持从事少数民族乐器制作与传承的青年人”。第二,在“关于西南少数民族乐器数字化保护的初步发展”研究过程中,杨教授表示自己与团队不仅参与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而且对濒临灭绝的西南少数民族乐器一并进行3D建模处理在加快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乐器的数字化建设和保护过程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第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为参与本次讲座的师生们展示西南少数民族乐器目前相关学术研究成果与现状

三、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乐器的数字化推广

通过自身的田野考察经历,杨琛认为西南少数民族乐器种类丰富,但其影响力在目前而言是非常有限的这种情况下,乐器的数字化传播就成为了一项拓宽其影响力的重要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结合当下社会主流的媒体平台,采用多种传承推广形式,网络直播、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艺术实体展、制作田野宣传短片、为民间艺人申报传承人提供数字化技术支持等,以多种形式推介少数民族乐器和民间艺人相关资料杨琛近些年自己的实际田野行动,成功建立起少数民族民间艺人和大众沟通的纽带、桥梁。 

四、中国西南各省少数民族乐器博物馆建设

通过对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的特色少数民族乐器博物馆的介绍,杨琛为大家展示了 “博物馆的力量”,以及建立更多少数民族乐器博物馆的重要性自己带领团队正在筹建的“中国-南亚东南亚国家非遗音乐舞蹈教育资源数字化陈列馆”为例,畅谈了关于展品征集、实体展陈与数字化展陈相结合等问题的设想,表达了让学生充分参与此过程中相关设计、策展等方面的观点。最后,杨琛表示希望此后能与各大高校之间积极展开更多的交流合作,共同建设更加完备丰富的乐器博物馆未来全国师生们进行研究学习。

讲座之后,杨教授与在场的老师同学展开了进一步交流,问题举要如下

宁颖问:我和杨琛老师都是做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但是属于两个学科体系,我的研究属于民族音乐学的范畴,杨老师是从事音乐声学专业视角的研究。大家对音乐声学也不是特别了解,您能不能从技术层面、方法层面谈一谈相关研究体会?

杨琛答因为我在博士期间学的是音乐声学专业,这个学科其实就是对于声音本身的一些研究。这对于我们了解音乐的本体状态或者音乐的一些底层问题是非常有帮助、有价值的。音乐声学这个学科目前在国内还是一个相对比较罕见、冷门的学科,从事这个方向研究的主要就是我师门的一些同学,他们的工作更多是和理工科的技术相结合,我的研究则更贴近音乐,因为我是运用音乐声学的研究方法去研究少数民族的一些音乐、乐器。对我而言,我认为比较难的一点是音乐声学的研究方法在国内来说相对比较新,运用一种全新的方法去研究濒临灭绝的西南少数民族的很多不同类型的乐器,可能会相对容易出较多成果。这就是我目前的一些想法。

DEO_武迪问:非遗保护除了在乐器研究的数字化以外,还应该从哪些方面、哪些方法去关注非遗的数字化保护呢?

杨琛答:我觉得数字化研究是非常好的展陈方式,除了数字化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对民间艺人进行田野访谈与信息采录。不管这个乐器将来能不能传承下来,我们先对这个乐器进行采录,很多年之后被人关注再做出这样的乐器,这本身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中南民族大学杨婷问:您觉得以哪一种方式进入田野调查比较好,能不能介绍一下您进入田野调查的方式?

杨琛答:我觉得田野调查的方式是因人而异的,要看你做哪方面的研究。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可能更多倾向必须要跟民间艺人同吃、同住、同劳动,真正进入到田野当中来进行调查,这种方法当然是非常有价值的。我的研究对象跟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对象还不是特别一样,我的田野调查更多是一种普查性质的,直接针对民间艺人在乐器的制作过程当中体现出来的他们对于音色的认知、发音原理、乐器的构造等很多方面的问题。所以,田野调查的方式是因人而异的。

赵海洲问:刚刚听到您介绍苗族双管巴乌,同时您也做了四川茂县羌笛的采录。想请教一下,根据您的研究,这两种乐器有哪些异同?特别是音色、音高方面。

杨琛答:关于这个方面我还没有做具体的研究,但我也看到了一些有意思的现象,羌笛的簧片是竹簧并且是单簧,苗族双管巴乌的簧片用虫壳制作而且是双簧,如果从乐器的分类角度来讲,两个乐器做重要的区别是羌笛属于单簧类双管乐器,苗族双管巴乌属于双簧类双管乐器。

高戈莹问:您刚刚提到一位可以做十几种乐器的艺人无法申请到非遗传承人的情况。我对这处细节有两个小疑问:第一,民间艺人无法申请到非遗传承人是指他无法申请到该项目的国家审定,还是无法申请到这项技艺的传承人资格呢?第二,其实民间应该有非常多的让学者、研究者认可的拥有技艺或者能力的民间艺人,但是却面临无法被官方承认的情况,那通过您长时间深入的田野和考察,在您看来学者或者政府究竟该给他们提供什么样的机会和契机,才能最大限度的让他的这种手工技艺、工作被非遗这样的审定方式所承认或者去记录呢?

杨教授答:目前我了解到的情况是他们还很难申报上技艺的传承人资格。关于这方面,我认为还需要我们更多的再去挖掘,我一直都觉得对于这些民间艺人的宣传和保护是非常重要的。关于第二个问题,作为学者的角度来讲,你去做田野考察,发现一个特别优秀的民间艺人,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力所能及的方式去宣传,刚才说的像网络直播就是一种很好的宣传方式。包括在博物馆建设方面,在博物馆里面对民间艺人和他制作的乐器进行宣传,也是很好的宣传方式。

云南艺术学院刘俨锐问:基于您的相关研究,对霍萨分类法有没有什么独特的反思?对少数民族乐器的分类有什么依据?

杨教授答:关于霍萨分类体系我也一直都在考虑。其实,从乐器分类的角度来讲,云南的少数民族乐器总体上基本是符合霍萨分类体系的。比如佤族的乐器‘得’,在霍萨分类体系中该乐器属于自由簧乐器(簧片可以上下震动)。像葫芦丝和芦笙也都属于自由簧乐器。关于少数民族的乐器分类依据,主要是根据霍萨分类体系,按照乐器的发音原理进行分类,西南的少数民族乐器大部分都是符合这样一种分类的方式。

网友绿洲花园问:传统的乐器和改良版的乐器有没有具体的标准?

杨琛教授答:我认为西南的少数民族乐器标准化的问题应该是任重而道远的,是一项需要我们以后进一步去努力做的工作。西南少数民族乐器还是以手工作坊为主体,要想实现的标准化可能还是需要很长的时间。

讲座最后,叶明春教授对杨琛教授的讲座表达感谢,并期待以后有更进一步的沟通交流。本次讲座内容充实丰富,达成了不同专业间的对话、拓展了学生的学术思维,让在场的师生都受益匪浅。本场讲座圆满结束,而西安音乐学院人文学院举办的“秋冬学术月”活动才刚刚开始,期待接下来的系列讲座带给同学们更加多维、丰富的思考


作者:陈琳(人文学院2021级研究生)

责任编辑:肖云森

校对:牛玉冰  宁颖

审核:万斌 叶明春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