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科研  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

音乐的本源性探究—我的音乐创作研修心得


时间:2019-11-21   来源:西安音乐学院人文学院  点击:57

2019年11月19日周二14:30在三号教学楼一楼演奏厅,由我校70周年校庆暨音乐学系主办的“秋冬学术月”系列活动又迎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主讲人邀请到了中央音乐学院作曲博士、亚洲爱乐乐团驻团作曲以及罗马尼亚欧亚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目前国内著名的青年作曲家、剧作家、独立乐评人——宝玉老师。

 

  

宝玉老师在讲座上首先分享了自己的艺术成长经历,回忆了自己青年时期从美术的学习转为音乐,进入当地歌舞团之后,16岁便开启了音乐创作的道路,写作才能被领导认可,后入吉林艺术学院学习,考取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萌发了创作交响音乐的动机,为了坚持创作自由,坚持从部队退役,如今在歌舞团和音乐学院,也就是创作和教学中贡献力量。

在讲座上,宝玉老师多次强调了自己的一个观点即“世界上不存在新音乐,只存在新的音乐家”,换言之他更着重关注艺术家、创作者本身的自我价值存在,他认为“熟生厌,厌生新。”这是一个音乐写作人,创作的变化开始,对自己积累的不断打破、尝试,才能不断充实和延续自己的艺术生命力。另外宝玉老师围绕着音乐构成的三大要素——“音乐创作、音乐表演和音乐评论”展开了详细的论述。在讲授的过程中,宝玉老师也给听众试听了其作品,如《迷醉月宫》片段等,且不断引用历史经典艺术家的名句,讲座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多样,使现场听众收获良多。

如果我们有机会重返青春现场,一定发现,那个青春,与我们相携终身,不断怀念,惊鸿照影的青春有异,我们对它的怀念,是一种刻骨的高估。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