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新闻

院部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院部新闻

院部新闻

中国传统文化专题九:乔建中教授授课 26


时间:2018-09-08   来源:西安音乐学院人文学院  点击:7

2018年9月8日上午,国家艺术基金《西安鼓乐表演人才培养》项目第一阶段学习接近尾声之际,同学们迎来了期盼已久的乔建中老师《“西安鼓乐”研究的六十年》专题讲座。乔建中老师是著名的传统音乐学者,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长,2013年作为特聘教授重返母校“西安音乐学院”工作。多年来对西安鼓乐的研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2014年在鼓乐研究六十年之际提出了“西安鼓乐考察研究六十年重访典藏计划”。  

叶明春主任为乔建中教授颁发特聘证书  

乔建中老师的讲座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首先,从宏观的角度梳理了20世纪中国音乐研究三个阶段的工作。尤其是1979年开始的十大“集成”的编撰与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分别以静态的文字记录、乐谱收集与活态传承两种不同性质的工作,推动了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发展。  

乔建中老师为学员们授课  

随后,乔建中老师以时间为序,回顾了鼓乐研究六十年来的具有代表性的学术研究成果。回顾的起点是杨荫浏《陕西的鼓乐社与铜器社》考察报告(1952-1954),不仅因为考察报告所记述的1952年至1954先后两次的联合考察是学者对西安鼓乐首次发现性考察研究,从此开启了西安鼓乐六十余年的研究之路。更为宝贵的是考察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与要求“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一种范式,同时,对于此后的西安鼓乐研究,起到了一种持续的引领、启迪性作用”,值得我们学习。在这次联合考察的带动下,西安地区的一批音乐工作者相继投入了鼓乐的研究,其中成果最为突出者当属李石根先生。李石根从1953年期开始研究西安鼓乐,几十年间坚持跟随多位鼓乐传承人学习韵曲、抄谱,译谱,直至去世前的半个月依旧未曾停歇。《西安鼓乐全书》共五大卷,1991年成书,2009年正式出版,乔老师对其评价“乃前无古人之举”。之后《中国民族器集成·陕西卷·上卷》(1992)、程天健、李宝杰《长安古乐研究论文选集》(2000)、褚历《西安鼓乐的曲式结构》(2008)、马西平《西安鼓乐古曲谱集——四调八拍坐乐全套》(2009)、《西安鼓乐大典》20卷(2016)相继出版。  

2014年西安音乐学院西北民族音乐研究中心“西安鼓乐研究六十年重访典藏计划”是鼓乐研究与保护的又一重大举措。“重访”以六个百年乐社为对象,以六十年前杨荫浏先生的考察报考为参照,“考察社会文化变迁给传统乐社的生存维系带来何种影响”。  

最后,乔建中老师对西安鼓乐六十年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乔老师称赞以李石根先生为代表的学者们,在“浮躁社会”里,虚心求教传承人,不畏艰难、持之以恒,一生潜心专研一门学问的这种精神。特别强调了高校传承是今后传统音乐传承重要的手段与途径,以西安音乐学院为例,设立了西安鼓乐专业并招收该方向的研究生,以及现在正在进行的国家艺术基金《西安鼓乐表演人才培养》项目,都将给新时代下西安鼓乐的传承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乔建中老师与全体学员老师们合影  

乔建中老师以自身渊博的学识,多年从事传统音乐研究的经验,带领学员们从一个更高的视角重新回顾了鼓乐的研究之路,使同学们受益匪浅。  

【授课教师简介】  

乔建中,研究员,男,1941年8月27日生于陕西榆林。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入载英国剑桥大学《国际名人传记词典》。主要社会兼职有《音乐研究》副主编、上海音乐学院特聘教授、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副会长等多职。著有《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与苗班晶合著,获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届学术成果评选专著三等奖)《瑶族民歌》(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与何芸、伍国栋合著)《土地与歌—传统音乐文化及历史地理背景研究》(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年,全书35万字,文24篇)《中国经典民歌305首鉴赏指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全书305首曲谱,20万文字,80幅图片,两张CD)《中国音乐》(人民出版社,2002年,全国干部学习读本《中国艺术》第一章,5万文字)《典藏中国音乐大系》(2002年,CD版共六套十二张,任艺术总指导)《叹咏百年—乔建中音乐研究文选》 (2003年,山东文艺出版社,全书文40余篇,26万字)《中国锣鼓》(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任主编。全书文14万字,240幅图)。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