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日,国家艺术基金《西安鼓乐表演人才培养》项目进入第一阶段第十八天的学习,上午09:00,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马西平教授为学员们讲解《学习西安鼓乐体会》的专题。马教授首先介绍了西安鼓乐的基本概念,认为西安鼓乐是吹管乐器与锣鼓乐器有机结合的古老民间乐种,涵盖了唐、宋、元、明、清各朝代的曲牌名与音乐体裁,在其音乐结构中散发出浓厚的唐宋音乐气息。西安鼓乐各流派、各乐社在传承中依据师承关系、乐器组合、训练方式等表现出风格上的差异性,同时在演奏乐曲、乐谱形式、乐队组合、乐社组织等方面体现出很多的共同性,成为西安鼓乐较为明显的特征。
马教授与学员们分享了她跟随西安鼓乐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赵庚辰先生学习的点点滴滴,讲述自己从2001年以来接触鼓乐、学习鼓乐、研究鼓乐的心路历程。通过照片、视频等珍贵资料,向学员们展现赵庚辰先生精湛的鼓乐技艺,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以及对于鼓乐艺术的执着与热爱,让每一名学员能够切实感受到一代大师用生命谱写的鼓乐人生。同时马教授还向学员们介绍了东仓鼓乐社近几年的发展状况,以面向社会招收、培训年轻社员的现实案例,解读民间乐社在新时期的转变过程以及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
为马西平教授颁发证书并为学员专题授课 |
马教授随后从音乐型态学的角度阐述学习鼓乐的关键要素,将韵谱看作学习鼓乐的关键步骤,用结构图例分析了《刘调八拍坐乐全套》的基本结构和表现形式,认为座鼓在西安鼓乐的演奏中具有重要的指挥、引领作用。
在授课的最后,马教授强调保护传承人在整个“非遗”保护工作中的关键价值,在目前西安鼓乐出现后继乏人、生存危机的困境下,传承人对于延续音乐生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呼吁综合大学、专业院校、科研机构要在文化自信方针的指引下,发挥应有的社会职能,共同维护我们国家的优秀传统音乐文化。
|
马西平教授与全体学员老师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