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茹老师主要从音乐与民俗之缘;西安鼓乐中的民俗活动;庙会、祈雨、斗乐;西安鼓乐传承中民俗的功用;小结四个方面展开讲授。
| 文茹老师为学员上课 | |
|
第一部分文老师讲到:音乐与民俗的关系密切。音乐反映民俗,民俗通过音乐能得以呈现。音乐、民俗总是相互渗透、相互交织、相互关联的。民俗活动是西安鼓乐传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媒介,也是其音乐传统得以长久传承的条件。
第二部分文老师分别从庙会、祈雨、斗乐三个方面对西安鼓乐中的民俗活动进行描述。旧时西安及周边各区县庙宇分布众多,这就为鼓乐艺术的传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参加庙会活动,便成了鼓乐所参与各种民俗活动中最主要的一项。
文老师以自己的田野记录为例,分别从历史源流、演奏地点和时间、仪式过程、演奏曲目等方面详细讲述了西安市西五台农历六月十九庙会、西安市城隍庙农历四月初八庙会、周至农历二月十七庙会、长安农历六月初一南五台庙会的相关情况。庙会的延续、繁荣也就变成了鼓乐传承的一个关键因素,只要有庙会,就有鼓乐的演奏。之后,文老师又对西安鼓乐民俗活动中现已不常见的祈雨与斗乐做了讲述。
第三部分是西安鼓乐传承中民俗的功用;文老师主要从民俗的特征性促进了西安鼓乐的传承传播与发展和庙俗促成了西安鼓乐的传承传播与发展两个方面来分析展开。民俗的特征性包括民俗的内部特征和民俗的外部特征。而民俗的外部特征——稳定性和传承性对西安鼓乐的传承传播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西安鼓乐就是依附着一些相对稳定的民间习俗传至今日的众多民间音乐品种中的一个。在西安鼓乐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是乐社里长久存在的。同样地,与民俗共时共生的西安鼓乐也一同穿越历史长河,与民俗一道稳固地保留到了今天,可以说民俗的特征性促成了鼓乐艺术的传承。之后,文老师进而分别从乐社演出时间、乐社称谓、乐社乐器的称谓、乐社令旗的称谓来分析庙俗对西安鼓乐的影响。
|
学员们认真聆听文茹老师的授课 |
最后是文老师对课程进行小结。西安鼓乐是民俗与音乐的双重复合体,其演奏活动与民俗是水乳交融在一起的。我们必须认识到以依附于民俗活动作为传承方式之一的西安鼓乐要想得到更好的继承与发扬,一定不能忽视它自身生存的民俗土壤,应当加强对民俗活动地域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保护意识,在学术上关注民俗与鼓乐存活的密切关联,力图寻求出一条继承、保护、发扬西安鼓乐的科学道路。
整场讲座围绕西安鼓乐和民俗展开,也让我们对西安鼓乐有了另一层的认知。讲座完后,学员们与文老师展开交流讨论。
|
文茹老师与全体学员老师合影 |
下午,大家依旧如期来到排练厅。天气虽炎热,却伴有阵阵秋风,这算是对坏掉空调排练厅的些许安慰了。简单的分派练习后,在程天健老师的指导下,打击乐和笙迎来了首次碰撞。在加打击乐的状态下,先复习了《园林好》和《靛花山》。紧接着对《尺调双云锣八拍坐乐》的【头瑕正身】和耍曲【奉金杯】做了反复练习,最后对《尺调双云锣八拍坐乐》前半部分进行了打击乐和笙的合排。
|
程老师带领学员进行鼓乐合排 |
当【奉金杯】接打击乐【二瑕】的最后一声锣鼓“匡七”落音时,程老师欣慰的笑着说道:“手虽然占着,但不禁还是要给自己鼓掌!”话音刚落,笑声和掌声回荡在排练厅。
---授课教师简介---
文茹,2008年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取得硕士研究生学历,现就职于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艺术系。主持、参与西安鼓乐方向课题13项,如“西安鼓乐乐社及其民俗活动考察研究”、“西安鼓乐之庙会民俗传承研究”等;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编著教材8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