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科研  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

音乐学系与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师生交流座谈会圆满结束


时间:2011-07-19   来源:人文学院  点击:63

【音乐学系报道】2011年7月3日晚,借西安音乐学院主办的汉唐音乐史第二届研讨会的东风,我院音乐学系师生与此次前来参加我院举行的汉唐音乐史第二届研讨会的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的师生们开展了气氛热烈的交流座谈会。此次交流讨论会由我院音乐学系副主任叶明春教授主持召开,交流座谈会的受众不仅包括两院的专家、教授、博士、研究生和本科生,而且也不乏一些拥有国际性影响的学术权贵和业内人士。

我院参加的教师梯队有:西北民族音乐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原副院长罗艺峰教授;西北民族音乐研究中心副主任夏滟洲教授;音乐学系中国音乐教研室主任、西北民族音乐研究中心丝绸之路音乐研究室主任曾金寿博士;音乐学系西方音乐教研室主任崔兵副教授;刘蓉副教授;黄渤讲师;祁宜婷讲师;高贺杰博士;音乐学系书记刘宝玲;音乐学系辅导员张琳。

前来交流的中国音乐学院列席的教师们有: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史学中心主任修海林教授、音乐学系史学教研室主任王军博士、刘勇教授、刘晓江博士。

此外,日本民族音乐学家、大阪大学教授山口修博士、台湾南华大学周纯一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项阳博士、上海音乐学院赵维平也参加了此次交流座谈会。

座谈会上,两院的教师针对音乐史学教学的学科定位、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且热烈的的学术交流与讨论。两院教师对音乐史学学科重视原典、文献与新研究史料和成果的运用等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两院的博士生、研究生也踊跃发言畅谈作为学生对音乐学教学工作、学科建设及学科认识的感悟。作为中国现代和古代的都城北京和西安在历史上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历史血缘和学术渊源关系,而西安音乐学院和中国音乐学院在音乐学学科构建中又达成了如此统一的共识,这必将促进两院今后在音乐学学科领域内的交流与合作。

此外,座谈会上日本音乐民族音乐学家山口修教授也发表了自己对音乐学史学研究的新观点。他特别谈到了音乐史学的学者需要有三方面的训练,包括对音乐学现在、过去、将来的三方面的学术视域和研究方法的训练,并列举大量音乐史实进行诠释。

台湾南华大学周纯一教授根据自身多年来教学、治学和为学的履历,结合台湾南华大学的音乐系教学实例进行了令人动容的发言。他谈到,教师应具有的师德和教学要凭良心,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教学。其中,他对中国雅乐传统的传承与保护以及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关系的精彩发言博得了全场师生们的掌声。

座谈会的最后,由我院西北民族音乐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原副院长罗艺峰教授发言并作会议总结。

罗艺峰教授语重心长地谈到,作为音乐学学者和学生需要有一些形而上的学术追求和理想,“求一个明白”追求真理的治学态度和精神理所应当被延续和发扬下去。音乐学研究中存在的“中学弱、西学强”与中国音乐学研究中存在的传统断裂等问题,要求从事音乐学教学、研究和学习的师生们应具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罗艺峰教授结合自己30年音乐学研究的经验,总结了三点体会:1、音乐史观的问题,对于历史和古人和具体解悟要报以同情与理解的态度,而不要抱着“批评、非难和强古人之所难”的思想。2、史料观的基本态度,要求要从“阁楼下到地下室”;史学就是史料学,对于史料的运用要超越传统史料的范围,发掘更多具有新意和学术价值的史料。其中包括了史料“新与旧”、“官与民”、“生与熟”的关系。3、方法观的问题,史料研究越来越趋向于“长时段”、“个案化”、“跨学科”的学术研究特点。中国音乐史的研究如同一个黑洞,一个人跳进去看不到光明。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的努力,些许会看到一丝光亮。治学为学并非功力,要凭良心和良知做学问。回望中国伟大的时代,多少思想蕴涵其中。正如此次前来参会的日本民族音乐学家山口修教授倡导的那样,用今天的努力做明天的理想。

我院通过两届汉唐音乐史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和我院领导大力支持与音乐学系全体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参会代表深切体会到了我院“特色发展,高地建设,国际视野”的办学理念,和“立足陕西,侧重西北,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办学定位,获得了专家和学者们充分肯定与好评。

2008级研究生孙小迪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