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科研  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

中央音乐学院师生赴西安采风暨西安鼓乐文化传承座谈会在我院举行!


时间:2010-08-28   来源:西安音乐学院人文学院  点击:0

2010年 7月22日上午9:00-11:10分,“中央音乐学院师生赴西安采风暨西安鼓乐文化传承座谈会”在我院西北民族音乐研究中心二楼学术厅举行。

西安都城隍庙鼓乐社社长曹馥元、大吉昌鼓乐社社长苗冬泰、东仓鼓乐社社长范炳南、赵筱民、长安区何家营鼓乐社社长何忠信、周至南集贤东村鼓乐社社长顾景昭、西村鼓乐社社长田孝梨及鼓乐社部分代表乐手,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张伯瑜教授及学生28人,陕西省文化厅原艺术处处长雷达教授,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许德宝研究员,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艺术系马西平教授、文茹讲师,西安文理学院历史系系主任王晓如教授,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丁静讲师,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系主任程天健教授,科研处处长李宝杰教授,教务处副处长刘蓉讲师,招生办公室副主任辛雪峰讲师,音乐学系叶明春博士、曾金寿博士、冯存凌博士、李西林副教授、牛玉冰讲师及研究生袁建军、闫若彧等人参加了此次座谈会,会议由东仓鼓乐社社长范炳南先生与音乐学系系主任叶明春博士共同主持。

西安鼓乐作为流行在西安地区,包括周至、蓝田等县的笙管笛打击乐器合奏的古老乐种,是在继承唐、宋音乐传统并在发展中不断吸收元、明、清历代姊妹艺术及各地民间音乐精华于一体的基础上形成的。从1953年音乐史学家杨荫浏先生赶赴西安对该乐种进行系统的采集整理和调查研究算起,围绕该乐种的研究历程已经有50多年了,相继成立了陕西省艺术研究所的“陕西省西安鼓乐研究保护中心”;西安音乐学院的“长安古乐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的“西安鼓乐研究所”等多个专项研究机构,理论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成果丰硕,学术影响力也日益受到学界和社会关注。

座谈会上,参会的鼓乐研究专家们也就各自的鼓乐研究状况作了发言与交流。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艺术系的马西平教授,2001年拜东仓鼓乐社老艺人赵庚辰先生为师,深得赵氏真传并系统掌握了赵氏韵曲规律,目前记谱整理的鼓乐曲多达300多首,并有《西安鼓乐古曲谱集-四调八拍坐乐全套》一书出版。西安文理学院历史系系主任王晓如教授对西安鼓乐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是从历史的角度考察该乐种,对其的名称由来、自然及人文的生存环境、考古学视角、现存鼓乐社的传统乐器考证、谱式梳理、曲牌曲目、传统乐社整理以及相应的传承对策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有《西安鼓乐史的整理与研究》一书出版。最后,西安音乐学院的程天健教授和李宝杰教授也针对本院几十年的鼓乐研究状况作了简短发言,以冯亚兰教授、罗艺峰教授、程天健教授、焦杰副教授为代表,潜心研究鼓乐多年,仅1980年——2000年的20年间,我院《交响》发表的鼓乐研究专论就有48篇之多,并相继出版了《长安古乐谱》(西安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编)、《长安古乐研究论文选集》(程天健、李宝杰编)、《白道峪教衍和尚传谱译曲集》(冯亚兰译)等专著。2009年还由西安音乐学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陕西省音乐家协会联合出资,出版了鼓乐泰斗李石根先生的《西安鼓乐全书》一书。

在教学课程及设置方面,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建立了面向硕士研究生、本科生的西安鼓乐研究性课程——《西安鼓乐读谱译谱》,并培养了三名以鼓乐研究为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她们的论文题目是:文茹的《西安鼓乐社及其民俗活动考察研究》(导师:程天健教授,2005.)、丁静的《长安古乐的传承研究——以周至县南集贤西村鼓乐社为例》(导师:冯亚兰教授,2006.)和牛玉冰的《西安地区民间鼓乐社与铜器社的念词、歌章研究》(导师:程天健教授,2006.)。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系主任张伯瑜教授亦对六大鼓乐社艺人在采风过程中的热情接待和辛勤演出表示了由衷的感谢。此次座谈会学术氛围浓郁,给各位鼓乐研究专家们提供了鼓乐研究成果展示与学术交流的平台,也给中央音乐学院学生的此次西安鼓乐专题采风活动做了一次理论上的总结与补充。

会后,参会成员们还去民乐系排练厅聆听了民乐系师生演奏的两首鼓乐乐曲《尺调双云锣八拍坐乐全套》(西安城隍庙鼓乐社安来绪传谱)和《婆罗门引》(弹拨乐齐奏)。

(音乐学系牛玉冰老师撰稿)

上一篇:下一篇: